历史

第二二一章 唐国使臣(1/2)

    转眼已是大圣七年的九月,乾国临安城。

    顾维钧步履轻快的走入王宫,向乾国方面递交国书。

    不过进宫的时候,正好遇到一队人从宫中出来,礼部和鸿胪寺亲自相送。

    见到顾维钧鸿胪卿柯必应赶忙迎上来,贾文渊打了个招呼继续送那些人出去。

    对方看到顾维钧还停顿了一下,好像是要将他记住一样。

    “柯大人,刚才那些是什么人?”

    顾维钧觉得有些不太对,像柯必应询问道。

    他作为元国驻乾总领事,跟柯必应的鸿胪寺最对口。

    平时两人混得也是比较熟,是以开口就是直觉询问。

    “顾总领,那些都是唐国的使团,刚才国主接待了他们。”

    “哦?唐国人?两国不是很久没有遣使来往了吗?”

    顾维钧转过头看向那些人的背影疑惑地问道。

    唐乾两国是近邻,同样也是多年的冤家对头。

    民间通商甚至通婚都有可能,但是官方一直处于对立。

    加上前些年吴越国的后人于紫萱叛逃唐国,两国的关系更加紧张了。

    就连和亲都被取消,两国边境还起了多次摩擦。

    若不是两国极力克制,说不定还会打起来。

    “是,这次不一样,是唐国主动遣使来访的!”

    柯必应好像是不想多说,简单一句搪塞了过去。

    “哦,原来如此!不知国主现在可方便?”

    “方便!此时正在勤政殿等着顾总领呢!”

    “如此那就劳烦柯大人带路吧!”

    顾维钧也没有多问,就算两国重归于好也对他们没什么影响。

    正好借机打开两国之间的商路,不用像现在一样的走私了。

    对唐的贸易一直在进行,无论是华夏商号还是兴华商号。

    兴华商号方面通过虔州,从南部将货物运到唐国方面。

    走的是钱江商号的路子,跟那边的合作商进行合作。

    华夏商号这边,则是走武夷山一线,都是偷偷走私进去。

    两国就算知道,也会当做不知道,毕竟唐国也需要元国的货物。

    玻璃镜、化妆品、白酒等早已在唐国打开商路。

    那边的国情与乾国类似,都是文采风流的国度。

    也同样是富裕无比,对于这类的物品极为渴求。

    一瓶白酒都能炒到价值千两,一面镜子更是万金不换。

    谁家如果有一面大的穿衣镜,那简直就是高门第的象征。

    这一年来,从唐国的贵族手中挣到不少钱。

    当然钱江商号和百家商盟也没少挣钱。

    他们将货物运输到更加远的楚国和蜀国。

    将镜子卖出的都是天价。

    甚至在西北的晋国,一面镜子能炒到万两黄金。

    就这样还有很多高门大户趋之若鹜,想要求一面儿不可得。

    可惜这些商路他们还没办法打开,只能借助钱江商号和百家商盟输送进去。

    大乾勤政殿,是乾国主要的议事场所,就好比故宫的太和殿一样。

    只有大型的朝会或者重要的庆典才会在这里举办。

    钱巽穿着一身明黄色龙袍高举主位。

    钱坤竟然也换上了白色蟒袍。

    百官更是穿的板板正正,腰悬鱼袋玉佩。

    就好像是参加大型盛典一般,顾维钧在这里呆了大半年都很少见这种情况。

    看来此次唐国遣使来访,乾国上下都是非常的重视。

    不然也不会在勤政殿来接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