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二一六章 夏宫(1/2)

    李成陪着陈伯看了很久,介绍了附近经过的这些岛屿。

    渔山十七岛各有特色,是他最初的根基,到现在也是重要的商贸节点。

    为了让陈伯看的更清楚,李成让船在渔翁岛停了半日,带着他登上渔翁岛转了一圈,还指了指当初风暴时候,他呆的那座山洞。

    渔翁岛已经开始迁移了,这边除了一些老人之外。

    都开始将渔港搬迁到新港附近的新渔港内。

    这边的将成为渔船的一个停靠休憩点。

    常辉古等人也会后续搬到元岛那边。

    渔翁岛这里只留下几户人家驻守。

    等到人口多了,可能会再迁移回来。

    但是那时候就不知道是何年何月了。

    从渔翁岛到新港距离不远,李成的神龙号直接进入新水。

    给陈伯介绍着新港和沿途的村庄。

    看到无尽的大平原,还有散落在其中的稻田村庄。

    陈伯感觉眼睛都快不够用了,他万万没想到自家少爷一年时间,竟然打下如此的家业。

    当即就是激动地老泪纵横,总算是没有辜负李家列祖列宗的嘱托。

    李慧兰也是在一旁偷偷抹泪,谁不想看着自家兄弟出息呢?

    新元池,长宽各有二里多,是取土烧砖留下的。

    神龙号直接从新水驶入这大湖之中。

    停靠在新元城的码头泊位上。

    这是刚启用的一片池子,也是最初烧砖留下的。

    等到不远的将来,新远城彻底建好之后,新元池会比现在还要大上五六倍。

    成为新元城的一道景观,不过现在还就是个大土坑。

    走下大船,他的专用车已经到了。

    带着陈伯等人坐上汽车。

    就向着新元城的主干道而去。

    “这车舒服,比马车都舒服,他吃啥跑这么快啊?”

    陈伯好奇的摸着皮座椅激动地问道。

    “喝油,这叫做汽车!”

    李成笑着回答道。

    “神仙坐的?”

    “哈哈哈这么说也没错!”

    李成当即有些尴尬的回答说。

    神仙这玩意儿是当初忽悠人说的,但是古代人就信这个,说起来比想别的说法更好使一些。

    古代人对于神仙的迷信,是现代人想象不到的,所以很多时候神仙之说比其他理由好用的多。

    现在就算不提神仙,也没人会再琢磨别的,跟着他过好日比神仙还好用。

    毕竟谁都想过上好日子,不过还是照样有人信神仙。

    元岛很多农户家中,都立着一块小牌牌。

    上面写着“大德文曲星君成公神位”,那都是拜的他。

    大家都过上好日子,当然也都没忘记谁给的好日子。

    如此有人带头,就家家户户摆上了。

    弄得李成那个尴尬啊!

    没死就让人给烧香了

    但是很多人需要一个信仰,这样才能产生奋斗的动力。

    他也就只能听之任之,就当不知道这回事算了。

    随着中原人越多,以后的宗教信仰也会越多。

    佛教、道教,或者其他不太懂的神都会出现。

    耶律楚材那边已经着手成立专门部门管理了。

    省得被一些神棍愚弄百姓,造成不利的影响。

    思想政治部也在加紧筹备,根据本地特色统一思想路线。

    当然这种事李成是不擅长的,就交给那许彤去折腾就是了。

    等到全民教育时代开启,很多这种事情就会迎刃而解。

    “韵诗,那就是新元公立大学,旁边还有相应地中学和小学,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