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突通一路带着军队逃到了周至县,这次是在是太大意了,没有想到李三娘的手下有这么厉害的强将,那个高大的将军直接杀了他很多的精兵,绝对是个难缠的对手。
而且李三娘的打法实在是有些让人气愤,虽然屈突通知道在战场上没有什么道义可讲,可是这么打,实在让他感觉道不可思议,士兵竟然用石灰,这不是街上的那些下三滥用的招式嘛,竟然用到了战场之上,他绝对要申讨一下李三娘的可耻的行为。
一片长篇大论出现在了关中之地的一些县城之中,只要是还没有被李三娘占据的县城,都是贴上了一副告示,关于李三娘是多么的残忍,多么的惨无人道的告示。
上面什么都有,而且是十足的丑化了李三娘,什么手底下的士兵都是土匪,强抢豪夺无恶不作,打仗的时候也是采取下三滥的手法。
一张告示一出,李三娘这个李家的女儿的名气那是一个大涨啊,叫好的有,称赞的有,摇头的也有,各持所辞,众说不一。
李三娘这边则是打扫着战场,这一次收获那是非常的大的,最起码有了一万的精兵装备,有了一万多的战马,可以组建一支轻骑兵了,那些没有武器的士兵,也可以那到一个像样的武器了。
其实开始的时候,对于萧飞羽教授士兵这样的打法的时候,她是有些不耻的,因为她觉得这样的赢,有些难以启齿,有点太卑鄙,太失道义了,可是马叔居然同意了这种打法。
马三宝自然不是李三娘这种女儿家家的思想,他深知如果他们的义军和隋军的精兵对坑的话,伤亡最大的就是他们,而且打不打得赢还不好说,因为他们的士兵有许多人还没有一个正式的武器装备。
他是一个将领,不仅要为全局着想,更要为自己的士兵着想,就算是用这些下三滥的手法又怎么了,最关键的是我们的士兵保住了自己的命,我们赢了,我们打退了隋军,这才是最关键的,至于那些过程好坏,都不是什么问题。
那个将领不是爱惜自己的士兵的,特别是李三娘,对于自己的士兵,那是非常的好,军饷及时发放,吃的也是非常的不错,每次还会和士兵们一起吃,一起生活,这才是一个值得士兵追随的将领。
大了胜场的武功县现在是士气高昂,百姓也是拍手叫好,不为什么,就为李三娘能够打赢了隋军,以前这里隋朝当政的时候,那是民不聊生,百姓可不堪言,连冤屈都没有地方声诉。
直到李三娘的到来,整顿了县衙之后,百姓的冤屈有地方声诉,而且对于城内的百姓也是十分的关照,是个好人,在百姓的眼中,大部分就是以好人或者是坏人来区分人的。
好人他们当然是称赞的,坏人他们当然是唾弃的,但是也不过是在私下里,谁敢直接当面啊,那可是坏人啊,无恶不作的坏人。
李三娘确实是非常的关照百姓,因为她知道民心的作用,她和李世民一样,知道失民心者失天下,而且就算是不为民心考虑,李三娘的本性中也是善良的,她看到那些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百姓,心中就是一阵痛,这些百姓有没有犯错,却为何要让他们承受这不可能承受的罪。
屈突通的那一张告示,最后还是传到了李三娘的耳中,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主要是因为武功和户县内的百姓都是知道李三娘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她是好人。
所以对于屈突通的那一通言辞,他们都是不认可的,听到邻县传出辱骂李三娘的告示,他们都是非常的气愤,最后这件事情直接在县城内传开,最后传到了李三娘的耳中。
“打不赢就直接毁人名声吗?哼,败军之将竟然想着找这种借口,那么我就让你知道,打仗不能只是靠着这些言辞,就能够取胜的。”李三娘听到这告示之后,沉着脸说道。
谁不想要有个好名声啊,特别是他们这些领导者,对于名声那是更加的看重的,因为他们需要名望来收服将士,需要名望走来吸引名士,他们都知道只有有了好的名声,那些名士才会慕名前来投靠,有了人才,有了名将,大业可成矣。
屈突通这样毁人名声,确实是让李三娘心中不高兴,但是屈突通是个败将,他这样做,也只能是让人笑话,并不能起到多大的作用,但是也确实恶心到了她。
当然李渊他们也是听到了李三娘的消息,他们对于那屈突通的言辞,也是不屑一顾,最关键的是李三娘竟然打了大胜仗,以不到四万人的军队,打赢了六万人的隋军精兵,使得他们爷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