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都是好的。”
史湘云讨了个没趣,看看贾探春,希望贾探春能说点什么。却不知道贾探春心里早对她有了意见。
再说贾探春姑娘对家族很有归属感,紫鹃也好,赖家也好,都是贾府的人,就算是下人,在贾探春看来也不应该史湘云这个外人说三道四的。探春只是和林黛玉说话。看也不看史湘云,其实余光还是看了,要不她怎么知道史湘云看她。
从贾老太太那里回去,路上林黛玉就对紫鹃说:“你有什麽事就忙去吧,我自己走走。”
这话两人当然都明白,紫鹃马上跑到赖大媳妇经常办事的地方附近,如愿找到了赖大媳妇,然后很客观的透漏一点。
贾老太太也是有行动力的,这不很快就把赖大媳妇叫来问她家女儿的事。赖大媳妇多么精明的人啊,就是没有紫鹃通风报信,也知道贾老太太是要给她姑娘做媒了。现在又知道目标人物是宁国府的贾蔷。
要说贾蔷,赖大家当然了解的很,除了一张脸皮,好像也没多少优点,又和贾蓉等牵扯不清,和贾珍也未必干净。可是人家身份在哪里呢,宁国府嫡孙啊,主人身份啊。
何况有贾老太太做媒,天大的体面啊,要不是自己大儿子做了官,自己家做梦也不敢想的好事啊。
所以赖大家的回去高高兴兴的告诉了婆婆和老公,赖大的母亲只有比赖大媳妇更高兴的,老人家更加有归属感,听了这个真是高兴的不知道怎么才好。幸亏平时身体健康,要不能因为的名。
以紫鹃对赖家的了解,赖家一定是满意这门婚事的。没办法这个时代就是这个观念,世代的奴隶,居然女儿能做主人家的正妻了,这是何等光荣啊,赖家家再怎么看不上贾蔷的恶习,也会高兴这门亲事的。
所以紫鹃作为赖家曾经的媳妇,当仁不让的有第一个通知赖家这件事的义务。不管她本人如何看这件事。
紫鹃当然看不上这样的亲事了,以后贾府完蛋,赖家只是总管,和是亲家是不一样的。等一下总管,好像也逃不过的,这个职务太高了。
但是赖大本人,甚至赖大媳妇逃不过,不等于说赖家女儿也逃不过,如果她外嫁了的话,完全就能逃过了。按赖家的身份,她家女儿外嫁还不容易。
可是和贾蔷结婚,就没希望了。
但是贾老太太开了这个口,也不容的赖家不同意啊。其实赖家没有选择权的,只有高兴的接受,和表面高兴心里不满的接受两种选择。也许现在这样高兴的接受,对赖家人更好些。
有选择权的是贾珍一人,可是贾珍因为某些原因居然同意了。当然贾老太太也是有把握他会同意才这么提的,谁会说一桩一定不会成功的媒?
所以紫鹃很郁闷,因为紫鹃真的挺喜欢那个曾经可能是她小姑的女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