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雎闻言一脸的慎重,屈原所说的事情,他同样也了解内情。
但是县尹一职,不是王族成员担任,就是国中的大贵族担任,他们的能量也很大。更合况,这次屈原不仅想要收回县尹的权利,更要从封君手中争权。
这事的难度极高,一不小心,就会万劫不复。
可是!
昭雎再次看了看楚王与屈原,若是大王真的决定在国中进行变法,那么他出言反对,同样也会惹得楚王不喜,更站在了楚王以及变法的对立面。
这同样也很危险。
昭雎想起几十年前秦国的那场变法,在国中贵族势力已经被极为虚弱的情况下,依旧遭到极为况!
现在,楚国还没有正式开始变法,已经有一大批县尹封君为之流血了。
但,昭雎心中十分清楚,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在不久的将来,或者是三年,或者是五年,又或者是十年,还是要流血的,而且可能不仅仅只是流一次血。
未来哪一方会取得最后的胜利,昭雎心中没底。
一旦站错队,他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将化为乌有,而且还会赔上身家性命。
此时,熊槐见昭雎久久没有回应,又见昭雎头上冒出的汗水,似乎心中正在中,闻到了大变局的气息。
对于昭雎的试探,熊槐直接给出了肯定答复。
于是,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不错,此事的确需要慎重考虑!”
说着,熊槐便不再催促。
昭雎闻言,心中有了底,缓缓点了点头。
这些年,楚王的心思越发深沉,令人难以捉摸。
先前为灭亡越国,隐忍十余年,也准备了十余年,然后一击必中,越国一战而亡。
显然,这次楚王真的决定再次开变法,肯定也是准备许久了,现在,已经箭在弦上,或者箭已离弦,贸然站在楚王的对面,极为不智。
当然,这次楚王针对地方,与他们这些在朝的大臣关系并不大。
而且,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对他们也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可是,若站在楚王这边,那么剩下的,那就是楚王准备的如何了。
想着,昭雎立即开口问道:“大王,若是在各地设立县尹的属吏,那么必然需要大量的人员,不知这些人,从何而来?”
熊槐看了昭雎一眼,这的确是一个问题。
楚国贵族虽多,但是,一下子增加数倍的官吏,还是有所不足。
不过,这个问题他早就有了解决变法。于是,缓缓开口道:“关于官吏的问题,这很好办,可在朝中选拔一些人才外任,另,还可让各地县尹郡守封君推荐贤才。寡人会下诏,诏令各地,今年各地必须推荐一人来郢都,